2025-03-29来源:粤海水务办公室
广东“五纵五横”水网主骨架中粤海水务已勇担“四横”建管重任
珠江潮涌,岭南大地因水而兴。
东深供水工程对港供水60周年成效新闻发布会日前于水利部召开。发布会上,科技智能成为高频词,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安全保障成为贯穿始终的初心与使命。
从1965年东深供水工程正式建成,东江水越山而来、奔腾入港,为香港同胞送去“生命之源”,到如今工程对港供水60周年,广东省构建“五纵五横”水网主骨架、擘画新时代蓝图,广东粤海控股集团下属粤海水务坚定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始终以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时代楷模”崇高精神为根脉,依托卓越的“建设运营一体化”能力,在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韩江榕江练江水系连通后续优化工程中扛鼎重任,以“四龙粤起”之势织就横亘岭南的供水动脉,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服务为民,超级水利工程集群的管理协同
以东江、西江、北江、韩江、鉴江五大河流为“纵”,以东深供水工程、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粤东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珠中江供水一体化工程为“横”——面对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挑战,广东省委、省政府积极谋划“851”水利高质量发展蓝图,构建起覆盖全省的“五纵五横”水网主骨架。
铺展开形似大象的广东省地图,一张覆盖16个地级以上市、惠及7600万人口的供水网络密布于岭南大地之上,稳稳托起了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这张发展蓝图上,粤海水务以水网主骨架中的“四横”为笔,以扛起建管重任为纲,书写着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的国企担当。
东深供水工程深圳水库
作为“四横”之首,东深供水工程是党中央为解决香港同胞饮水困难兴建的跨流域大型引调水工程,于1964年2月20日动工建设,1965年3月1日正式向香港供水。今年3月1日,工程已通水60周年。60年来,工程保持安全稳定不间断对港供水,当前年供水规模达24.23亿立方米,供水量占香港淡水总量的70%至80%、深圳用水量的50%以上、东莞沿线8镇用水量的80%以上,为香港的繁荣稳定和深莞的经济腾飞提供了重要支撑,被誉为香港“供水生命线”。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高新沙水库
在粤港澳大湾区腹地,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国家水网骨干工程之一的重要民生项目和水利基础设施——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已于2024年1月30日正式通水、6月1日正式向沿线地区供水。该工程西起西江干流顺德鲤鱼洲,东至深圳公明水库,为受水区广州南沙、东莞、深圳每年配置西江水达17亿立方米,可极大缓解珠三角东部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解决咸潮上溯带来的水质性缺水问题,提高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
在粤西北部湾畔,作为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广东省迄今为止引水流量最大、输水线路最长、建设条件最复杂、总投资最高的水利工程,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正在改写着粤西“龟背地”缺水的历史。这条总长499公里的“岭南水网大动脉”,从西江引水至雷州半岛,年供水量21亿立方米,目前全线17个标段齐进,已累计完成隧洞掘进55公里、管线施工113公里,建成后将大幅提高区域水安全保障能力,惠及湛江、茂名等4市1800万群众。
韩江榕江练江水系连通后续优化工程
在粤东地区,韩江、榕江、练江水系连通后续优化工程是省委、省政府从粤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谋划建设的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输水线路总长约71.65公里,建成后将有效优化粤东地区水资源配置格局,有力解决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问题,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水安全保障。目前,工程已完成15台盾构机始发,唯一TBM隧洞和钻爆隧洞均提前实现贯通,正在以“冲锋决战”之姿,紧锣密鼓、全力推进8个施工标段工程建设。
薪火相传,人才体系的立体输出
悠悠一甲子,东深供水工程不仅是广东水网主骨架的起点,更是成为了广东水利建设的“黄埔军校”。通过“班长制”“师徒制”“人才共享”等培养机制,粤海水务锻造出了一支涵盖规划设计、工程建设、智慧运维的全链条水利水务人才梯队,向环北部湾、珠三角水资源配置等工程培养输送了核心骨干。
多人在全省水工闸门运行工技能竞赛中获奖
在东深供水工程桥头供水部,这里有着许多密切无间的“师徒”——太园泵站钟联昌师傅自费采购电工培训器材传授电气维护技能,水质室袁新祥师傅手绘电气原理图指导机电设备运维原理,只为帮助新入职的徒弟们尽快“上手”。2022年工程封闭运行期间,6对师徒同寝同食,逐个模块、逐个专题地搞培训、钻业务,年轻人纷纷“本事大涨”。在工程沿线各供水基层部,除了“师带徒”,还会定期组织技能比武和三防抢险、反恐应急等经验讲座,通过“培训-提升-竞赛”,为青年员工提供了学习提升、专精业务、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与条件。2024年,经过在东深供水工程的培养与历练,粤海水务两名员工分获国家、省级“技术能手”称号。
楷模传承,“东深精神”遍地生花
2021年,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号召全社会学习其忠于祖国、心系同胞的家国情怀,勇挑重担、攻坚克难的使命担当,不畏艰苦、甘于付出的奉献精神。自2000年广东省政府决策将东深供水工程注入重组中的粤海控股集团以来,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的“时代楷模”精神早已被深刻内化,作为粤海“知行山海”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的核心“山文化”,成为引领粤海集团阔步奋进、跨越发展的重要财富与动力,更浸润着每一名粤海水务人,激励鼓舞他们攻坚拼搏、追求卓越,映刻他们在夙兴夜寐、服务为民的每一天、每一处。
调度人员坚守岗位确保东深供水工程安全稳定运行
作为第二十五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获奖集体,粤海水务东深供水工程调度中心管理团队是“时代楷模”精神的杰出代表。2021年,东江流域遭遇了1963年以来最严重的旱情,工程面临着“抗旱保供”的严峻考验。在这场硬仗中,调度中心直面挑战、挺膺担当,每天制定精细供水计划,24小时全线监控、逐时调度,确保工程在满负荷状态下安全稳定运行;每次调控耗时4、5个小时,全程紧盯超过200组数据,始终确保设备运行万无一失……经过一次次“深夜到黎明”的忘我工作,他们最终顺利完成了任务。
在建设过程中,环北部湾工程TBM盾构机在掘进期间需穿越多处不良地质洞段,面临穿越断层破碎带、围岩强度高、高地温、小洞径掘进、涌水突泥、有害气体等困难,但粤海水务“建设铁军”仍传承东深供水“要高山低头,令河水倒流”的坚毅与拼搏,不断优化施工工序,重点突破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长距离断层破碎带行业性难题,并配置了完整的钢筋排、钢拱架、锚杆、喷砼支护体系和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最终为安全高效开挖提供了有效保障措施,确保TBM时刻处于最佳状态。在珠三角工程广大建设中,粤海水务秉持“把方便留给他人、把资源留给后代、把困难留给自己”的文化理念,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填补了多个行业空白,创造了多项全国纪录、世界之最,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建设者的创新精神、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而这正是东深精神的延续和发展。
水脉相连,潮涌不息。从东深供水工程到“五纵五横”水网主骨架,粤海水务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的厚重底蕴中走来,用心用情书写着水润万家的新时代篇章。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六周年之际,粤海水务正抓紧做好“十四五”发展战略的收尾工作,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锚定粤海集团“水业为本、制造当家、湾区担当、世界一流”发展愿景,坚定践行国企担当,持续强化创新驱动,服务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为助推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贡献“粤海力量”。